清罐作业危险因素及措施
清罐作业是石油化工行业一项经常性的工作,具有较大的危险性。通过分析清罐作业中存在的危险因素,提出清罐作业中预防事故发生的防范措施。
油罐清洗、除锈、涂装作业统称为清洗作业。在清罐作业过程中,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作业场所存在多种点火源,具有较大的着火爆炸危险性。如果清罐时机选择不当,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,缺乏安全消防保护,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,就极易诱发人员伤害及爆炸事故,给油库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后果。
一、 清罐作业中的危险因素
1、 作业时间选择不当
为了尽快完成清罐任务,有的施工队伍在打开人孔、采光孔后,不进行油气浓度监测,立即派施工人员进入罐内进行清洗作业,有的甚至还要在雷雨天进行清罐作业。
2.动用设备及参加人员多
在清罐作业中,要使用防爆设备,如防爆灯具、通讯工具、油气浓度监测仪、通风设备等;要使用安全防护设施,如空气呼吸器、防毒面具(衣、手套、鞋)、以及脚手架、平台踏板、安全网、安全绳、高空防护栏杆等。清罐作业涉及的人员较多,如安全、医疗、消防、检修、电工、后勤保障等专业人员等。
3.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
目前,大多数清罐油库的清罐作业都承包给地方施工队,施工队伍中大多数是民工,没有进行专业培训,普遍存在素质低、组织纪律性差、安全意识淡薄、管理难度大等问题。再加上作业中安全监管不严,施工队伍受经济利益驱使,极易造成各项安全制度、规程不落实、不到位,极易产生违章施工、违章指挥的情况发生。
4.形成爆炸性混合物
(1) 在通风、清洗作业中,油罐内的油蒸汽四处弥漫,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,遇到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着火爆炸。
(2) 清洗使用的清洗剂、涂装中使用的涂料、稀释剂等,挥发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到点火源也可能导致燃烧爆炸。
5.清洗不彻底
油品易燃、易爆、易挥发、易流动、有毒,危险性较大,如果清洗不彻底,油罐内残留油垢、油泥或其他残渣,即使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合格,除锈、动火时也可能因罐内残留物受热分解出可燃气体导致着火爆炸。
6.清洗方法错误
使用高压水枪和蒸汽清洗罐壁,从油罐顶部进行喷溅式注水,如果压力过大,喷射速度过快,极易产生静电,引燃油蒸汽。
7存在点火源
在清罐作业中,通常有多种点火源共存,极易诱发事故。如清罐作业使用的照明灯具、通讯设备、通风设备以及其他电器设备引起的电火花,使用高压水、蒸汽清洗冲击产生的静电、身穿化纤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,使用铁质工具进行人工除锈时摩擦、碰撞产生的火花,以及作业人员违章随身携带的火种等极易产生火灾爆炸事故。
8.污物处置不当
清洗使用过的油毡、棉纱、手套、抹布、木屑等易燃、自燃物,从油罐内清洗出的油污、油泥、锈渣等污物,含有可燃物成分的清洗用废液,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。
二、 安全技术措施
1.加强清罐安全技术管理
在清罐作业前,一定要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,进行岗前培训和必要地考核;清罐作业要在严密的组织下进行,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,备有适量的消防器材,做好应急救援工作。作业人员要按照操作技术规程和安全要求进行清罐,现场负责人、安全监督员、消防人员要坚守岗位,负责安全监护和消防工作,认真落实监护制度、履行监护职责。
2.控制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
油罐排空油品后,及时拆卸输油管道,使其脱离开与其他油罐、管道的连接,并加盲板,关闭阀门,防止油气进入。打开人孔、采光孔、测量孔,拆卸呼吸阀、阻火器等副附件,使罐内充分通风。当罐内油气浓度在油料爆炸极限下限以上时,不应使用压缩空气清罐。禁止进罐人员使用氧气呼吸器,防止增加助燃的危险性。5级以上风力的天气,禁止通风和清洗作业,采用化学清洗时,要尽量采用不燃或难燃清洗剂。
3.消除点火源
油罐作业期间,均为火灾和爆炸危险期,要按不同的作业阶段划分危险场所等级和范围,引入罐内极其附近危险场所的照明、通讯、通风等电气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,检查、实验、维修电气设备要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外进行;清罐人员不准穿化纤衣服,不准使用化纤绳索和棉纱;进入油罐内的水管、气管、蒸汽管及涂装喷枪等金属器具,用于排除底油的胶管、软管、移动式软质风管和通风机等都应与油库进行电气连接,并做可靠接地;人工除锈时应用木质、铜质、铝质等不产生火花的铲、刷等工具。雷雨天严禁进行清罐作业。
4.妥善处理清罐污物
从油罐清理出的油污、锈蚀杂质、沾有油污的棉纱、纱布、手套、木屑等要及时运出储存区进行妥善处理。清洗后的含油污水不能随意排入地面、地下水管道和地下水系,应当排入通往污油回收装置的地下专用管道内进行统一处理。每次涂装作业结束后,应将剩余的涂料、稀释剂、沾有涂料的棉纱、工具等全部清理出油罐和罐室。
鲁公安网备37030502000124号
公司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园